1 混凝土地面、地坪起灰或起砂的預防措施
1.1 足夠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混凝土耐磨性與強度成正比關系。根據有關規范,用于普通地面混凝土的單位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00kg/m=,水灰比不應大于0.5。但是有的施工單位一味地降低工程成本,盲目降低混凝土標號,把很多有特殊抗磨性要求(如大型自動化倉庫、停車場、人流量較多的展館等)的道路或地坪,把混凝土的強度降到C20,甚至Cl5,嚴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磨性能。
1.2 要有合理的配合比設計
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時,首先要保證水泥用量、水灰比、粉煤灰摻量、砂率等技術指標滿足規范要求,不能隨意增大或減小。外加劑摻量不能過量,否則容易造成泌水。
1.3 原材料質量控制
盡量不用細砂,否則應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粘結性能;粉煤灰盡量使用I級煤灰或不使用粉煤灰。
1.4 坍落度的控制
在施工允許的范圍內,坍落度應盡可能地小,這樣才能做到降低水灰比,減少泌水。盡量避免使用泵送混凝土對混凝土地面施工。
1.5 施工單位注意事項
(1) 不準隨意往混凝土攪拌車內加水,地坪基面不能有積水,更不可過量灑水做面層。防止增大水灰比而影響地面強度和耐磨性。
(2) 不漏振不過振,抹面應及時;出現泌水時不能簡單采用撒干水泥粉的抹面處理方法。
(3) 終凝后的混凝土表面不能雨淋,在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采取覆蓋措施;每天均勻灑水養護,始終保持混凝土處于潮濕狀態,直至養護期滿。
(4) 施工后要注意及時養護,既要防止混凝土表面硬化之前被雨水沖刷造成混凝土表面水灰比過大,又要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表層建立起強度之前散失。尤其是摻有粉煤灰或礦渣的混凝土,由于其早期強度較低,表層沒有足夠多的水化產物來封堵表層大的毛細孔,若不注意早期充分的濕養護,混凝土表層水分散失較快較多,表層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亦會導致表層混凝土強度偏低,結構松散。通常,在混凝土接近終凝時,要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抹面(或壓面),使混凝土表層結構更加致密。
(5)壓平收光后可以采取在混凝土地面上打上一層液體地板蠟,這樣可以用蠟封閉混凝土表面的孔道,防止混凝土中的水份散失;現在市場有專業的混凝土養護劑進行養護;也可以使用混凝土液體增強劑(主要成份是硅酸鋰)在壓平收光后,馬上進行養護,這種增強劑對混凝土的表面強度與耐磨度都有一定的提高,這種養護方式在超平地坪中所采用的必須手段。
因此,施工與養護方法應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和不同品種的水泥而及時調整,保證混凝土在施工后至建立起足夠的強度之前有充分的濕養護而又不出現嚴重的泌水。